【科普中国繁星追梦】双脚丈量求学路 黄土地培养出“最接地气”院士******
编者按:他们,是胸怀祖国、求真务实的科学家,奋斗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;他们,是人们眼中的学术“大神”,用超智慧的头脑,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。他们,从学生时代走来,一步步成为了两院院士,引领着国家的科研发展。他们的青葱年代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?是否曾经也是“中二”少年?《科普中国繁星追梦》带你走进10位院士的璀璨人生。
本期嘉宾:张启发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华中农业大学教授、2018未来科学大奖-生命科学奖获奖者
开学第一课:与土地的“亲密接触”
张启发:开学的第一天,辅导员老师跟我们说:“同学们,今天刮了一天大风,要下雨了,学校里有几百亩黄豆要收回来,不然就烂在地里了。”我第一次在大学见到老师,老师说的前几句话就是叫我们去收黄豆,第二天还是收黄豆,连续收两天黄豆,这就是我的开学第一课。可能现在你们会觉得不可思议,但是当时因为我当了六年的农民,就觉得干就干,反正之前天天都是这样过的。
“最接地气”大学培养“最接地气” 院士
张启发:我们老师开玩笑说,周边的农民都把学校称作是“大砖”院校,为什么呢?因为学校的院墙是从水稻田里挖出的一块一块的土垒起来的,所以是“大砖”。
双脚丈量求学路
张启发:当时上荆州中学,我是从老家走到学校去的,而且我上学期间很多时候都是这样走过来的。尽管有公共汽车,但是那个时候一张车票要几毛钱,我不太舍得,就选择用双脚走。后来我还步行走到过韶山和长沙,当时走了一个星期才到韶山。
人不追求建树,与草木何异?
张启发:从小到大,我都有一个不改的初衷,就是人要有所建树。人之所以为人,作为一个个体,就是要追求建树,不然的话,引用《三国演义》里的一句话,叫做“与草木何异”,也就跟一般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。来到这个世界上,总要留下一点属于你自己的印记。所以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心态,不断地追求建树,总是想做得好一点,总想做一个最好的自己,这也是这一辈子干下去的源动力。
出品人
杨 谷
总监制
宋乐永
总策划
战 钊 宋雅娟
统筹|编导
宋雅娟 蔡 琳
文 案
蔡 琳谢 芸
摄 像
肖春芳
制 作
光明网科普事业部
联合出品
中国科协科普部、光明网、哔哩哔哩、未来科学大奖
剪纸滑雪访古迹 台湾学生游湖北迎新春******
中新社武汉1月14日电 (马芙蓉 王静)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湖北分营14日落下帷幕。在4天时间里,27名来自湖北、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东、福建等地台生及台胞志愿者,游览三国古迹,感受冰雪魅力,体验非遗民俗。
在三国赤壁古战场,赤壁摩崖石刻、周瑜塑像、拜风台、神武台等景点,唤起营员们对三国故事的记忆。“很多台湾人读过三国故事,三国不仅是一段历史,还传递了中华民族忠和义的价值观。”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台生郁佳欣说道。
在咸宁九宫山滑雪场,营员们或踏板驰骋,或小心翼翼练习,或摔倒爬起来再战。来自武汉大学的台生林圣杰表示,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赛场拼搏的场景恍如昨日,也点燃了他征服冰雪的热情。
拼接、穿绳、装灯,在志愿者指导下,营员们动手制作兔子灯笼,共迎兔年新春。“在台湾,春节元宵时,全家人也会一起制作灯笼。”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台生简国祥说,这次活动喜庆热闹,让他感受到温馨快乐。
与营员们一起剪窗花、写春联、吃团圆饭,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台生尤翰源心生暖意。这是尤翰源第二次参加台胞青年冬令营。他表示,异地求学不易,但幸而有各种组织关心,让他在领略大陆锦绣山河的同时,收获更多友谊。
此次活动由全国台联指导、湖北省台联主办。湖北省台联副会长罗鹰表示,湖北人文历史底蕴丰厚,也是科教大省,欢迎更多台湾青年来湖北旅游、求学、就业,并将在湖北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给亲友,为促进两岸交流融合贡献力量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